書寫時的「我」:發言人與代表人初登場
📌 重點整理:
🗣️ 書寫時的「我」:發言人與代表人初登場
主題:在自動書寫或深層書寫中,我到底是誰在說話?
1. 書寫狀態的多重來源
.書寫可能是潛意識的對話,也可能連接到高我、指導靈,或只是自然流出。
.並非單一來源,而是「許多我」共同參與。
2. 當前重點:穩定「主要意識」
.當感知還不夠細緻時,不需急於區分來源。
.專注於穩定「現在這個我」:正在書寫、覺知、表達的意識。
3. 意識角色初探:
🗣️ 發言人:
替整體意識說話的角色,是你在書寫時的主要輸出者。
他不知道自己從哪裡拿資料來,只是誰遞紙條他就唸什麼。
👀 代表人:
正在旁觀整個過程的那個「你」。
感受到外在刺激、也觀察發言人,表情有點尷尬卻有禮貌,是最具「日常意識」的你。
4. 後續探索預告
.發言人與代表人之外,還有更多潛在角色等待認識,未來將一一揭曉。
註:發言人與代表人可能的對應
📌 原文:
2025.5.21 我想了解我在書寫時的狀態到底是什麼,是潛意識在與我對話嗎?還是我連接到了什麼高我或指導靈?或者一切只是我迅速地記錄自己的想法?我有這麼文思泉湧下筆成章嗎?也許這個過程裡涉及了很多層面,很多的「我」,然而,去區分或定義這虍二我,不是現在的我做得到的事情,當你的感受更細緻、界線更清楚,這些我自然會來一一跟你自我介紹,但當你還沒辦法理清這一切的時候,比較重要的是維護好你現在這個自我,也就是正在書寫的這個「主要意識」。人的意識有非常多的層次,現在在書寫的這個,可說是總體意識的發言人,就是這個發言人藉由書寫在跟你對話,發言人並不知道他的資訊確切是誰給的,純粹內在拿什麼小抄給他他就唸什麼,除了發言人,還有代表人,代表人就是正在觀看著的那個你,感受到聲音、風、口渴、手痠的那個你,一邊看著發言人濤濤不絕,一邊維持著尷尬不失禮貌的微笑,你的代表人就是如此矜持的存有,今天先介紹這兩個,剩下的,改天再說!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