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謂神聖?何謂開悟?

📌重點整理:
💥 核心觀點:
.神聖與開悟,是人心的二元投射,當你稱某物為「神聖」或某人「開悟」,也同時排除了其他一切,製造了比較與對立。
.真正的神聖與開悟,是與萬物本質的連結。 所有存在的本質皆神聖,沒有不神聖的事物,也沒有與開悟脫節的狀態。

🌀 觀念的轉化:
.把「開悟」與「神聖」看作一種「流動的狀態」,如同一道河流 —— 無論是湍急還是平靜,都仍在「那條河」上,你也是。
.若你試圖定義自己「是否在開悟狀態」,你就已經落入了觀點與比較之中,失去與本質的直接連結。

🌱 靈性洞見:
.所謂的「開悟」,並不是某個特定的境界或人物,而是一種「在流裡」的狀態。
.真實不會毀損,也不會消失。 即便你覺得自己遠離了神聖,那份連結其實從未斷過,它一直在那裡,等你覺察。

✨ 比喻啟示:
.稱神聖與開悟為幻影:是為了方便學習,就像用影子來描繪輪廓,但這不代表就是全部的真相。
.真相比語言或定義更大,它存在於你與萬物本質的合一之中。

📌原文:
2025.5.17 何謂神聖?何謂開悟?這根本是人們的二元之心所定義出來的東西,當你指稱一件事物或人是神聖或開悟的,你彷彿暗示了那之外的人事物是不神聖的、不開悟的,比較的差別之心因此而起。接下來,你感受不到神聖或開悟了,你落入神聖與非神聖、開悟與非開悟之間的比較和糾結,反而失去了和事物本質的連結。和事物、和人的本質的連結,這才是重要的,本質本身就是神聖的,沒有事物的本質是不神聖的,沒有在一連結狀態是不開悟的,這比喻也許可以指稱神聖或開悟狀態的一種幻影,然而這個過程,只是把真相拿來照鏡子,依著影子描繪出它的形體,這是學習的過程,但真實絕不止如此。如果要再比喻,比起一個具體的人事物,神聖或開悟,更是一種狀態,更像一道河流,你只要在流中,或不在流中,流水也許湍急,也許平靜,但那都是某個層面上--同一道河流,你也是如此。當你在定義自己有沒有在開悟或神聖狀態時,你落入了自己的觀點裡,你以為自己失去了與神聖或開悟的連結,但本質的東西是不會受侵害或摧毀的,它就在那裡,它一直存在,正如你和神聖的連結。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