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量子天命》讀後感:職涯不是在找工作,而是在等頻率對齊的那一刻發光
那天讀完《量子天命》,我靜靜坐在書桌前,心中有很深的感觸。
不是因為這本書寫得多動人,而是因為它寫出了我一直隱隱感受到、卻始終不那麼確定的事實:
「天命,不是你去找的東西,而是你進入某種頻率時,自然會顯現的你。」
在這個總是要我們「把未來規劃好」的世界裡,我曾經也努力地問過自己很多次:「我的目標是什麼?我要做什麼?我該靠什麼賺錢?」
但也許,我問錯問題了。
我們不是為了賺錢而活著,我們是為了發光而存在
最近,我即將從正職工作過渡到兼職,並不是因為我不想努力,而是我開始明白:真正的努力不是往外衝刺,而是向內對齊。
職涯轉折對我來說,不只是工作模式的改變,更像是一場靈魂的調頻。
有一段時間我很焦慮,想著是不是應該趕快找個斜槓或副業、做點什麼「更有價值的事」。但後來我慢慢看懂,其實我真正渴望的,是找回我在做某些事時,那種自然流動、心跳安定、眼神發亮的狀態。
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用力去拼,有些靈魂,是為了來地球跳一場有韻律有節奏,有前進有後退的舞,而不總是衝衝衝比誰跑得快。
原來,我天生就是為了這些而來
我一直以來喜歡創作、靈性探索、人類圖、塔羅、畫畫、書寫療癒、引導式陪伴。以前我以為這些是興趣,是「副產品」,閱讀《量子天命》的過程,彷彿重新校準了一次我的信念,現在我開始相信,它們從來就不是配菜,它們也許就是我天命的本體。
不是我選擇了它們,而是它們選擇了我。
那些我做起來特別自然、特別輕鬆,甚至會忘記時間的事情,才是我真正該走的路。就算現在還沒有人看見它的價值、還不能馬上轉換成收入,它依然是我此生該完成的作品之一。
所謂天命,不是轟轟烈烈的成就,而是靜靜活出的真實
《量子天命》讓我重新理解「使命」這件事。
它不是你非得做什麼改變世界的大事,而是在你最真實的狀態中,自然散發的頻率。
天命是一種頻率,不是特定的一件事。
你不需要被看見、被稱讚、被追蹤、被稱為成功,你只要「活在那個頻率上」,就已經完成了你此生的任務。
也許我可以不再用「做什麼」來定義我自己,而是用「在什麼樣的能量狀態中」來認識自己。
活出穩定的我自己,那些與我頻率一致的人、機會與資源,會在我真正對齊時,自然靠近。
未來的路,也許還會不安、還會迂迴,但我會更試著相信,不用急著抵達什麼目標,而是專注於:「此刻的我,是不是有好好地發光?」
這,就是我在《量子天命》裡,找到的答案。
而我也願意,慢慢地,讓這份答案,長成一座自己的光塔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